核磁共振測親疏水性
什麼叫親水性和疏水性
親水性:指帶有極性基團的分子,對水有較大的親和能力,可以吸引水分子,或易溶解於水。這類分子形成的固體材料的表面,易被水所潤溼。具有這種特性都是物質的親水性。
疏水性:分子偏向於非極性,並因此較會溶解在中性和非極性溶液(如有機溶劑)。疏水性分子在水裏通常會聚成一團,而水在疏水性溶液的表面時則會形成一個很大的接觸角而成水滴狀。
材料表面潤溼過程的實質是物質界面發生性質和能量的變化。當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小於水分子與固體材料分子間的相互吸引力時,材料被水潤溼,此種材料爲親水性的,稱爲親水性材料;而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大於水分子與材料分子間的吸引力時,則材料表面不能被水所潤溼,此種材料是疏水性的(或稱憎水性),稱爲疏水性材料。
顆粒在水中會發生聚團,如混疑、選擇性聚團、疏水聚團和油團聚等已在礦物加工,水處理及食品加工等行業獲得廣泛的工業應用。在粉體技術、化工、塗料和醫藥等領域中,聚團的逆過程(顆粒分散)則是提高工藝效率,改善產品質量和性能的關鍵技術手段。
核磁共振測親疏水性原理
材料的親水性與疏水性與顆粒的團聚與分散存在直接的關聯,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可研究顆粒材料在水中的分散規律及分散行爲與顆粒的潤溼性的關係,通過顆粒間的相互作用瞭解分散作用機制。
顆粒分散體中溶劑的弛豫速率與可用顆粒表面積成線性比例。與遊離聚合物相關的溶劑或聚合物環和尾部內的溶劑在弛豫速率方面沒有顯著變化,因爲它們仍然具有很高的流動性。當聚合物在顆粒表面形成吸附層時,由於水分子在近表面區域的比例和/或停留時間增加,總的弛豫速率增強。通過低場核磁技術的弛豫差異,即可描述顆粒分散性。
EMC全站PQ001系列核磁共振系統
其他資料: